close

74467396_1650688215068487_637338752628293632_n.jpg

很多考生都有這樣一種困擾,那就是某一科

的某個學者曾經寫過該考科某個主題的專書,

但又不是該考科全部主題的書。

例如民法權威王澤鑑老師的《侵權行為法》

或是政治學著名學者海伍德的《政治學與

國際關係的關鍵概念》之類。

 

於是考生就會想,準備國考聖經本教科書

的內容都不夠精熟且時間也不是那麼充足

,到底要不要花時間去看這類專書呢?。

 

在此筆者以自己過來人的經驗來給大家

一些建議。

 

如果是考第一年的考生,其實我會建議專心

執行一本書主義,把補習班整理的國考該科

重點大全、該科聖經版教科書、該科考古題

與擬答本各一本專心研讀多遍並確定精熟,

行之有餘再補充最新相關新聞與修法趨勢,

便可上考場了,因為國考有一定的難度,一

年的時間其實可以吸收與精熟的量有限,根

據八十二十法則,核心重點如果都吸收不完

,基本分該拿的都沒有保証拿到,那麼捨本

逐末去研讀專書其實是浪費時間的。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因此看專

書也不容易看懂,就很像是一個小朋友剛學

會加法與減法,下一步應該是去掌握乘法與

除法,一旦跳級去讀解聯立方程式或微積分

的書,不只浪費時間同時也理解困難,更可

怕的是,還會產生誤解與逆向抑制的效應。

 

有時讀得慢沒關係,讀錯方向或理解錯誤才

更難收拾,萬年考生就是一直執著在錯誤的

觀點與切入角度中,才會一直屢試不第。

 

一般來說,國考平均合理要考上的期間是三

年,學霸或本來在學成績就很好或本科生,

一年考上是合理的,而一般智商與學習能力

普通的考生,最好在心裡做最壞的打算,也

就是最少三年的準備,但同時也不要排除自

己可以在一年內就考上的可能性,而中間的

拿捏就是測試自己看到考古題是否能夠瞬間

反射並回答出至少一題十五個關鍵字正確方

向答案的直覺反應能力。

 

一般來說,準備一年的考生,就算知道題目

也給了所有題目的模擬解答,仍然無法寫出

在一題申論題中應該出現的關鍵字三分之一

以上。

 

而從口訣設計的角度來看,口訣要可以讓考

生有效壓縮記憶體,讓考生在針對考題所需

要的大量關鍵字中,可以做到以身使臂、以

臂使指的效果。

 

73322557_1652664488204193_1161936104090238976_n.jpg

因為其實理解與背誦是同一回事,能愈輕易

簡單的記住大量關鍵字,也才能輕易簡單的

理解大量複雜且精細的國考內容。

 

 

 

而準備第二年的考生有了應考的經驗,也知

道每一科的重點範圍與該科教授出題風格與

閱卷給分潛規則後,應該將重點核心放在怎

麼儘量完整回答題目的方向,因為其實準備

到第二年的程度還是一知半解的,稍微題目

有點變化往往就會不知所措,連基本題型也

都會回答不完整,這有點像是地上有好幾個

洞,盈科而後進,前面的洞必需先填滿,後

面的洞才會開始填充,也因此準備第二年的

考生需要用到專書的需求,其實也不高。

 

簡單來說就是,假設要考上國考的程度如果

是解聯立方程式的話,那麼第一年考生與第

二年考生的程度大約只是加減法與乘除法的

程度,菜鳥考生該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一本書

先確定精熟,再找機會針對難度較高的解聯

立方程式等級的題目來做重點加強。

 

而這也涉及到整個國考準備策略的設計,以

最合理的準備方法--高普考都同時準備的角

度來看,選擇題與申論題是一定都要同時準

備的,而每科的申論題有四題,分別會是二

題考古給分題,一題中等難度題,一題高難

度題,而這題高難度題往往有冷門、新穎、

偏執、困難、精細等特性,因此對於準備程

度不足的考生,最好的策略是確保拿到基本

題目的七成分數,再拿到中等難度題目的六

成分數,最後再拿到高難度題目的五成分數

,因此分別是35分加15分加12分,剛好是高考

及格邊緣的62分。

 

而其實這已經是最好最樂觀的情況了。

 

也就是說,程度不足的考生把握住基本分加上

最好的考運,很可能也是剛好在及格邊緣。

 

而如果在準備三年以上的考生,就至少要達到

基本分二題拿到八成,中難度題目一題拿到七

成,高難度題目一題拿到六成的程度,這樣才

叫有準備有讀書有在練習題目。

 

而合理應該有的分數就會是

40+17+15=72分,這樣才會是準備三年以上

考生應該有的分數。而有這樣分數的實力根本

不用害怕閱卷老師主觀閱卷的偏差或失誤,也

不用害怕自己考試時臨時緊張,因為準備到連

緊張會失去的分數也都在一開始就考量到了。

 

而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有很多考生雙榜的原因

,因為實力堅強的考生,就算遇到改分標準不

一致的閱卷委員,最後一樣是高分上榜,因為

就算他不怎麼會寫,程度差的考生其實是更不

會寫。

 

為什麼筆者要特別在這裡為大家精算不同難度

的題目對應不同程度考生應該有的分數呢?

 

因為要考上就要精算

而多算勝少算不勝

這是孫子兵法的奧義

也是為什麼孫子會說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的原因

 

職業運動選手對自己要求的標準與一般玩票性

質的選手是很不一樣的,舉例來說我們跑馬拉

松或當兵時跑五千公尺,心理的衡量標準與語

言說法都是「請問你五千公尺或半馬可以跑

分鐘?

 

但是在職業運動選手的思考模式與計算格式

則是「請問你上次跑跟這次跑可以控制在幾

秒的誤差中,可以進步幾秒? 」

 

這其實也是上榜考生與萬年考生最大的差

別,是內心重視細節的程度,也是精準到不

容許發生失誤的程度,此外,也還有事先計

算自己就算發生失誤,可以彌補到什麼情況

仍然可以考上的的程度。

 

而在考生對自己從完全不懂到可以考上及高

分考上的內在計量標準有了內心的一把尺,

再以這把尺來評估每天怎麼準備,準備多久

,理解與背誦及練習到什麼程度可以達到內

心的這個標準,很多考生一直想問卻得不到

回答的問題其實就自動有了答案。

 

而專書這個東西其實就相當於補藥,程度低

的人虛不受補,身體很虛時該做的事是先好

好強化體質,而要到體質有一定堅強的程度

時,吃補藥才能真正發生效用。

 

因此專書合理的用法應該是

 

①對於程度低或準備不足的考生,先把基

本教科書與基本分精熟再說,因為拿基本

分其實都有困難了,別想要說去拿高階的

分數。(當然我們不要排除出奇兵,因此沒

事拿專書來翻翻也是可以的,運氣好的搞

不好居然看懂了而且剛好有考到自己看懂

的部份,但千萬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②準備程度中等的考生,可以針對自己一

直沒有搞清楚的主題與大家公認不容易理

解與處理的題目與主題是來看特定專書,

因為聖經版教科書與補習班編的國考準備

書藉有一個盲點,那就是追求齊全而不追

求深入,一旦考生讀到某些比較艱深且又

是常考的重點主題時,專書才有辨法去處

理與強化這部份觀念不精準的問題,而且

一般教科書為了讓一般人看得懂,通常不

會針對特定的主題做大篇幅的解釋,於是

許多考生會發現教科書不管看幾遍,好像

總是有部份章節的核心精神與觀念總是沒

有搞清楚的感覺。因此就這個角度來說,

專書針對特定主題的說明與詳解,會是打

通考生理解整個體系或特定難題的關鍵所

在,而看專書也切忌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

頁,因為沒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只針對自

己一直沒有從一本書主義中看懂的部份好

好看懂就好了。

 

③而針對準備多年,讀同樣內容讀到煩卻

還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的考生,專書

就很有用了,因為每個考生都有屬於自己

獨特的讀書觀點與理解角度,而在一本書

主義下很容易被該本特定書藉的說法與描

述方式限定了考生的理解範圍與角度,所

以怎麼考都不會考上,因為讀的書與讀的

方式與角度還有練習題目的方式一直都沒

改變,而專書就會是非常好的突破口,

因為專書可以提供更專業、更深入以及不

同於聖經版教科書的解釋與觀點,還能補

充因為受限篇幅,而在普及版考用書中其

實應該詳細說明而沒有說明的部份。

 

筆者第一年準備國考時沒有補習,只買一

般坊間書店的國考套書回家自己看,通常

一科的套書約為三千元到四千元不等,高

考與普考的書本數目則為七本到十二本左

右,而大家想想,一套四千元的書,計算

印刷成本與不同程度考生需求的最大公因

數平衡之後,應該就會發現,就算套書都

看完且都精熟到一定程度,恐怕最大的極

限也是及格邊緣。

 

所以說只看套書的人還是考的上,但這

些人可能是運氣相當好的僥倖上榜者居

多,想要確保自己有最高的上榜機率,

專書、期刊的大補丸效果,還是非常有

必要的。

 

再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準備到一定程

度的考生,也會發現自己如果想要理

解得更專業與深入,不看專書無法滿

足這種內心「讀秒」等級的需要,因

此屆時去看專書的效果與先備基礎,

也剛好會是最適當的時機囉。

 

而有什麼屁股吃什麼藥

不是人家吃什麼因此病好了你就要跟著

吃什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想要

明智的考上,就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礎

上,再去了解別人為什麼考上,這才

是合理允當的國考準備心態。

 

 

 

 

 

 

 

arrow
arrow

    口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