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s5.jpg

上圖所示為睡仙陳摶,他很認真的在研究與執行睡覺的功能這件事。

 

許多考生都有對申論寫作感到頭痛的困擾,

畢竟國考要記的東西那麼多,還要特別針對

該專業科目的考試來表現特定格式與框架的

形式,實在是有點麻煩。

 

不過我們如果好好來探討申論寫作與表現想

法這件事,就會發現事出必有因,凡事皆有

果,而且洗洗皆可吃。

 

我們知道申論寫作通常要有一定的架構,例

如一般申論題前言、本文、結語,法學三

段論的大前提、小前提還有涵攝,國文作文

起承轉合等等。此外還有書寫研究論文一

定要遵行的 APA 格式。

 

APA格式是全世界的學者專家投稿期刊論文

都一定要依循的格式,係指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所

發行的出版手冊(publication manual)有

關論文寫作的規定格式。

 

而這個格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至少目前

是最主流的,而最主流的通常就會被認定

是「最好」的,因為論文格式除了可以妥

善表達本意之外,最重要的功能是「溝通」

.而當大家都習慣了某種溝通的形式,我們

就不適合隨便去改變它,因為或許我們發現

了更好的語言或更能表達各種情緒的語言形

式,但因為現在全世界都以「英文」做為

溝通的主流,因此,如果我們在意流通的

範圍與被接受的程度,那我們當然要配合

現在的「主流」,而這也是為什麼英文補

習教育一直都很有「錢」途,因為要看懂

最新的技術文獻或世界各國學者的研究,

都要對英文有一定的掌握。

 

也因此我們回頭來看為什麼申論寫作最好

要「綱舉目張」、「列點列項」且依照特

定的架構,便是因為這是一種大家長期以

來約定俗成的溝通慣例,不一定是最好,

但卻一定是最大公因數,而這也反過來證明為

什麼考古題是拿分的大宗,因為常出的題

目經過比較多的審議與討論,必定是比獨門

暗器或冷新偏難的題目公平也比較好改,對

考生好對閱卷委員也好。

 

而會來當國家考試閱卷委員的人大部份都是

學校的教授,這些教授平常也都在指導研究

生,而教授對格式與架構、研究方法論這種

東西很在意,請問當這些人來改國考的考卷

,如果你能寫出比他的研究生更有研究深度

與素養且合乎研究論文格式的申論,他不給

你高分還給誰高分?

 

也因此,其實研究論文的寫法,也會是申論

寫作極佳的寫法,不過寫到這裡筆者也是要

提醒大家,那就是理工科、社會科、文科與

法科或商科的論文寫法不一樣,理工科更重

視量化研究與統計數據的分析,例如數學系

、電子系、醫學系與心理系都屬於理工科,

也因此心理學國考考試常常出統計或操作性

定義這種比較「硬科學」的題目,許多考財

經廉政或社工師的考生,往往就把社會科或

文科的申論寫法也套用在心理學上面了,這

往往造成心理學這科的分數特別低,倒不是

閱卷委員刻意改的特別嚴,而是理科的申論

有其特定的術語與格式,且有量化統計的意

識主流型態,文組考生常會覺得心理學很有

趣,把心理學當應用心理學或類似星座算命

的一門學問在讀,準備時的角度與重心就不

一樣了,實際考試的時候自然也寫不出閱卷委

員想要看到的重點。

 

社會科學目前的研究方法主流是質性研究

,例如田野調查、訪談、問卷、電訪等等

,也會搭配一些量化研究的方法,例如問

卷數量的統計與變異數分析,而也因此,

其論文架構與理工科系的論文架構也不太一

樣,而法科的論文又更特殊,跟一般的理

工與社會科的論文架構也不儘相同,有很

大一部份是作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而這

其實也可以說明為什麼申論題的題目形式

很多元,因為想要知道不同性質問題的答

案,當然一開始就要把問題性質做一個精

確的區分。也因此筆者會建議考生沒事找

一本法律系研究所的論文來讀,去掌握該

門專業的研究與專業術語。這對法科申論

都是有幫助的。

 

一般而言,研究論文的架構格式如下所示

。筆者也各別針對論文的架構格式與申論

寫作的對應關係為大家說明申論寫作要怎

麼寫才能拿高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教授也是人,能說服一般人的文章,也通

常能說服教授,人類對於語言與文章可以

表現形式的範疇與極限其實心裡都有底,也

因此一篇好的研究論文格式做為申論寫作的

範本,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尤其專家是專門

騙人家,就算沒有內涵也一定會裝出好像有

內涵的形式與表面效度,而這也是筆者一再

強調的,考試寫作的「表面效度」往往比

「本質、實力」更重要,因為我們人類就真

的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還有表相的數字或研究

報告,請問有誰有透視眼或親自在現場看科學

家作實驗?沒有人做得到,我們一般人永遠只能

間接的吸收與學習或理解他人表面呈現給我

們看的東西。

 

以法科申論為例,有一個人真的懂「罪刑

法定」是什麼意思,也可以用白話將罪刑

法定的本質與意涵講得很完整又周詳,但

只要他沒有寫出「罪刑法定」這四個字,

在閱卷委員心中就是拿不到關鍵分,因為

首先寫申論有時間限制,沒時間讓一個人

講太多白話,二是每一個專業都有其專業

術語的「通關密語」,考生沒寫出通關密

語就拿不到分數,就算自認再有「實力」

也沒有用,因為閱卷委員是從「通關密語

」「格式」「架構」來間接推論考生的「

實力」。三、可以四個字搞定的觀念,不

要用太多字形容,會讓人覺得很外行。

 

也因此另一個考生可能完全不懂「罪刑

法定」的真正意涵與應用,也不清楚這

四個字在法學史上的變遷與演進,但他就

是背得熟也寫得出來,分數就是他的。

 

所以這又回頭突顯了「準備考試」與「作

學問」是兩回事,考生是要考上,沒有要

當這個領域的教授,沒有必要在無法拿分

的點上多費心血與時間。

 

大家會發現,研究或期刊論文中該出現的

內容,基本上就要是申論寫作該出現的內

容。

 

研究主題:

這部份通常是研究生花極多時間與教授糾

纏的部份,因為光是要選擇什麼主題做研

究題目才有意義與價值,就能扯很久。

◇對於考生而言,題目有沒有看對,題目

的問法與爭點有沒有掌握,決定了該題的

最關鍵的核心分數比例結果。

 

●摘要(引言)

○指導教授會要求研究生寫英文摘要的時候寫

得精準與嚴謹,最好是請外語專門的專家來

幫忙翻譯,因為英文摘要會讓全世界都看到

,指導教授不想要被世界發現自己指導的研

究連摘要都有文法錯誤,所以摘要的修改會

花掉研究生超多時間還有錢錢。

○摘要與引言可以以最簡短的篇幅來說明

這篇論文的目的、方法與結果,讓讀者能

最快決定到底要不要把整本看完。

◇這也是為什麼國考申論寫作引用外國的

專家學者或文獻時,最好都括號附原文,

一方面是因為中文譯名有時差太多,閱卷委

員只看中文有時會不知道考生在講誰,例如

有人寫心理學家榮格,有人寫融格,還有人

寫冏哥(其實英文的JUNG, 聲音最像冏哥)

,也因此附原文一方面讓委員覺得考生專

業又嚴謹,也能擴張字數讓考卷看起來比較

滿,尤其綱舉目張時有時一行會沒幾個字,

那不透過這種原文來填充字數的話,有時感

覺版面太空給委員的「印象」會不太好。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是指研究生為什麼想做這個研究,

是因為在目前這個專業領域中有什麼問題

是需要被研究來解決或探討的,而研究動

機不可以寫因為我要畢業(雖然這才是真

正的動機),但誰叫你那麼「誠實」的,當

然要寫得很有「政治正確」「道德正確」

「公益」,而研究動機不是自己隨便想一

個,而是建立在文獻探討的基礎之上,

因為讀者想要知道作者都讀過了什麼書

做了什麼功課,才會決定要不要相信這

個作者的動機是否正確與合理。

◇其實申論寫作的前言部份,就要把動

機也寫進去,也因此前言有特定的格式

與寫法架構,例如歷史探討法、名言解

釋法、針對問題說明法,前言要交待題

目想問的問法背後更關鍵的邏輯,例如

有的題目表面上在問死刑這種具體的內

容,實際上也想知道考生對於罪刑法定

原則或犯罪心理、犯罪預防等更抽象宏

觀的觀念是否正確。

那考生就不能呆呆的問一答一,而是要

把這個問題背後涉及的歷史與體系都講

出來,才算真正完整的回答到問題,那

這個研究動機就是有多層次的,就跟題

目表面上單純但其實也是想問到多層次

的答案一樣。

 

文獻探討:

前言與名詞解釋的核心內容就是文獻探討

的最重要功能,而列出文獻探討的目的是

要讓論文的讀者知道作者為了做這個研究

都看了什麼書、收集了什麼資料,如果作

者的文獻探討中有自己想探討想看但還沒

時間買來看的書,那麼這本論文就可以省

下讀者很多時間,因為論文己經幫讀者都

看過該書且寫下讀書心得。

◇從閱卷委員的角度,委員希望考生在

前言的時候就要把跟該題目有關的學者

、學說、理論、歷史、因果都摘要列出

,尤其名詞解釋通常會需要做操作型定

義,因為如果沒有先分析題目在問什

,相關的理論與定義都沒有先定義好,那

後面的本文申論根本就沒有東西可以講,

例如本文與結論如果是要分析或支持某癌症

病人應該怎麼救,但在前言的地方卻連癌症

的定義還有相關理論與學說、歷史、癌症怎

麼認定都沒先講,那請問到本文的時候怎麼

去做比較、分析、辯駁,便別談評鑑與提出

新的建議與解決方案了。

名詞解釋與前言通常要有人事時地物的簡

單說明還有六何,也就是何人何地何事何物

何時以及操作型定義。

更進階版更詳細的名詞解釋要再加上三何

,也就是何時?為什麼?怎麼做?-WHEN

. WHY, HOW. ,不過國考的名詞解釋內

容有時很浮泛,例如除了回答這個專有名

詞的定義與歷史以外,還要提到它造成的

優缺點與影響,搞到後來名詞解釋跟小論

文一樣,而這就是國家考試有時很搞笑的

地方,因為連出題委員、閱卷委員其實也

不是很嚴謹,所以最後考生只能從考古題

來做統計分析與回測,再決定到底不同專有

名詞的名詞解釋要寫到什麼程度。

(這也間接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其實閱卷委

員是一群為了改題目而出動的臨時編組,

其組成很多元複雜,也間接造成給分的心

證都不太一樣,基本上共同科目的答案認

定容易所以好改,這些委員給的分數差異

不大,但較冷門的科目或題目因為答案的

認定不容易有共識,那麼給這些不同性格

的委員來改的話,嘿嘿嘿,就讓考生也搞

不清楚到底有沒有正確答案與寫法了。)

尤其有面試的考試,這種主觀性更強

有時候專家不會因為是專家更公正

,反而會因為是專家而更偏執更自我

,因此「公平」這種東西我們常常只

能要求「表面信效度」,不能要求

「實質信效度」。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跟研究動機很像,但其實差很

多,研究動機比較是主觀的願望與期待

,例如因為家人曾經生了什麼病而痛苦

,所以我想要研究這個病便成為一種主觀

的研究動機。

 

但研究目的就比較是「客觀」「量化」「操

性定義」了,也就是研究動機可以天馬行空

,但研究目的要在做完文獻探討或了解研究

方法與限制後再來提,才會比較具體,有

點像是研究動機如果是想要戰爭獲勝的戰

略層面,那麼研究目的就是怎麼打勝的具

體戰術層次,也因此戰術層次就要探討具

體的戰技與方法,不能天馬行空的自HIGH.

 

●研究方法

這部份是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糾纏最久的部份,

為在決定了研究題目後,就要問要透過什麼

方法才能找出研究問題後的困難,例如秤體重

要用體重計,了解心理狀態要面質或訪談,特

定的工具與研究方法才能有效對應到研究題目

,否則如果研究生的研究題目是有效測量病人

的心理狀態,卻拿出測體重的機器,聲稱病

人的精神狀態與體重有正相關,指導教授就

會在心中打了非常大的問號。

研究方法有兩個關鍵字,也就是信度與效

,信度是指測量的正確度,例如量身高可

以量到公分或公厘,還有每次量是不是有穩

定度,而效度是指這個測量工具與測量目的

的對應程度,例如體重計可能很準,因此信

度高,但不能拿來量身高,因此體重計對測

量身高這個研究目的來說就是有信度而沒有

效度。

 

◇考生最好有研究方法等相關術語與形容詞

的字詞資料庫(筆者即將要出的申論寫作教室

書中會羅列),為什麼這些研究方法關鍵字很

重要呢?因為人很有趣,嚴謹不嚴謹常常是

說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這個我們從政治

家的那張伶牙利齒可以表現出來,例如敵對

政黨賣產品賣給敵國賣的好叫「資敵」「雞蛋

都放在一個籃子中」,而自己政黨賣的好就是

「敵國依賴我國」「敵國不敢打我國,因為只能

跟我買東西)。

所以,話真的看人怎麼講,好的修詞學有一種

怎麼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的感覺。

 

申論寫作中如果常提到嚴謹、信度、效度

這些研究專業字眼,就會營造出真的好像專業

嚴謹的感尤其搭配數據與報告,效果更

是好,而閱卷委員都是教授,當然也都天生傾

向與喜歡這些字眼。

 

●研究限制

研究生做研究不能漫無邊際,或是提出成本很高

的研究方法,例如研究生做總統大選民調,研究

方法是去訪問每一個選民,也就是有投票權的將

近一千六百萬個選民,如果每個都問到或問到八

成當然這個研究結論會非常精準,但是,太沒效

率了,而且也沒辦法排除對方說謊或抓出比例,

那麼這個研究生就要先寫出研究限制,論文口試時

口委會問說那你為什麼只做一千份問卷不做一萬份

呢,一萬份更準啊,此時研究生就要拿研究限制

當理由,宣稱因為一萬份問卷要做五年,而研究

貢獻要注重時效,因此不允許問一萬份問卷(其實

是相偷懶,不想做那麼多份)

 

研究限制相當於作文結構中起承轉合中的

轉,也就是反面論述,考生要事先把委員可

能質疑的點都想好,然後利用研究限制這個

功能的特性來說明反方的論述為什麼不成立

的理由,這與行政學的政策論證模型一樣,也

就是主張、理由、論據、駁斥、信任度中的

「駁斥」,而一篇論說文有駁斥的部份才會完

整讓人有信任感,這就像是辯論,有經過辯論

後獲勝得到的結論會讓人覺得比較有說服力,

畢竟正反合的文章結構就是標準的論說文結構。

這不需要複雜的統計與數據分析,這是很基本

的人性,因此申論寫作其實也就是如實的說服

別人的人性,不需要講的太複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相當於起承轉合中的合,也就是結語

,不過各位考生要注意,其實申論每一段也可以

各有一個起承轉合,就像會計報表一樣,在子項

目都會有個「小結」,最後的總項目加總後才有

「合計」與「總結」,那麼在本文的最後一部份

,其實是寫研究結果比較好的位置,因為本文的

前段適合做比較與分析,後段則適合做評量結果

與小結,整體的文章架構比較順,否則本文就把

結語的內容寫完了,會導致結語不知道要寫什麼

,只能重覆倒裝騙字數,這會給閱卷委員不好的

印象,因此具體的說,本文的第二段內容應該是

階段性評量與小結,也就是戰術層次的結果,例

如研究分析結果,數據分析結果等比較具體細節

的東西。

 

●結論:

研究架構中的結論相當於申論文中的結語,

,申論文中篇幅的前言、本文第一段、本文

第二段、結語就是對應起、承、轉、合。

因此結論也就是「合」,結論的功能在會計中

稱之為「總計」,在評量方法中叫做「評鑑」

又稱之為「總體性評量」有別於本文第二段的

「階段性評量」而結論通常是比較「戰略」層

面的,因此要將前言、本文所提到的各種要素

都統合起來做一個總體評鑑結論,也因此在結

語部份會用到「歸納法」「要素總結法」「

「伏筆舖陳釣出法」「提出建議法」「舉例建

議法」,要寫出比較宏觀抽象並針對題目的最

後結論與後續處理、建議還有正面的期許與期待。

 

●研究貢獻:

研究貢獻可以提比較宏觀的層次也可

以提比較微觀的層次,抽象的層次例如 : 本研究

首次以量化研究的實驗方式來測量人類心理變

化。具體的層次則例如本研究讓產品的良率從

百分之七十提昇到百分之八十五等。

一般來說,研究貢獻寫的愈「操作性定義」愈

教授覺得「真材實料」,因為操作性定義是

被測量被操作被實驗的「定義」,而「我感

覺比較好,我覺得我貢獻很高」這個就是隨便人唬

爛的,指導教授不會相信,閱卷委員當然也不會那

麼好唬

 

●後續研究建議:

這個其實就是考選部命題要點中強調的各大評

分要素中的重點拿分要素:申論給分的要素有

記憶、理解、比較、應用、分析、評鑑、創新

等指標,而後續研究建議很適合放在申論寫作

的結語中,因為我們已經在前言中讓委員知道

我們的記憶與理解程度,在本文第一段讓委員

知道我們的比較與分析能力,在本文的第二段

讓委員知道我們的應用與評量能力,而結語的

部份則要表現出我們的「評鑑」與「創新」能

力,而這個創新能力就是提出自己更能解決問

題的創意與見解,也就是給出更好的建議,國

考的題目在法科中都是己經有定見的題目,因

此考生最好以比較主流權威的學者意見當作自

己的意見,然後寫「各說皆有其理,但以甲說

為可採」,這樣比較謙虛,而不要寫依愚見,

依拙見,因為你是誰啊? ,法科比較重防弊

所以不希望考生太自我張揚,而比較興利且開

放的考科例如企業管理,就比較不排斥考生提出

自己的創見與建議,商科教授很多都在外面當公

司的顧問與董事,個性也比較不會那麼嚴苛,因

此針對該科特性來調整給建議的寫法會比較安全。

 

參考文獻:

每本論文後面都會附上參考文獻,可以是專書

,也可以是研究報名或期刊論文,讓讀者知道

作者是怎麼找資料怎麼比對分析統整與歸納出

結論的,有參考文獻的書會比沒有的更讓人有

信任感,因為代表作者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有出

處可以查證,而這也再次提醒考生,申論寫作

的重點為什麼常常是某個專家學者、法條、

數字、數據、專書、年代、研究報告、因為

這些內容就是申論最重要的乾貨、核心、精

華,有憑有據的內容才有討論與分析比較的

空間,也因此申論其實根本就沒有那麼難,

也就平舖直述的把真材實料與理據都羅列

攤提出來而己。不需要龍飛鳳舞,也不需

要盪氣廻腸,只需要邏輯正常、同理可證

以理服人即可。

.

 

 

 

 

 

 

arrow
arrow

    口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