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同學都視申論為畏途,尤其理工

背景的考生對於寫作往往有一種天生

的排斥感,但實際上申論就像是寫研

究論文,更看重的是邏輯而不是文采

,當然如果國文作文就另當別論,不

只需要文藻璨然也需要文以載道,同

時滿足文學標準與正能量的正面價值。

 

專業科目的申論其實不需要文筆特

別好,只要綱舉目張,依格式將敘述

重點與論證結構好好表現出來就好。

 

這也是為什麼申論寫作其實不主張寫

沒有必要的文學性形容詞與副詞,重點

應主要在於名詞與動詞的原因,例如

家名稱、原文、數據、數字、專書、理

論、實務、研究報告、正方論證、反方

論證、論證結構,專有名詞、研究方法

,還有七何=人事時地物錢法等等。

 

專業科目會叫做專業科目,當然是重點

在於該專業與其他專業最可以區隔的專

有名詞與關鍵論證,而所有可以支持我

方對於題目爭點所能給出的論證結論,

那就是最重要的取分關鍵內容。

 

也因此有了這個核心概念,就不要花心

思在於堆砌文藻寫些中看不中用的八股

文,而應該將注意力重點放在專有名詞

與關鍵字、數據論證的應用與說明上。

 

(不過八股文在遇到不會寫的題目時,

拿來作為讓委員以為我們好像知道卻

因為篇幅限制而沒有細說的表面效度

,還是很好用的。)

 

目前國考主流考試中的申論型式,基

本上架構就是一篇研究小論文。

 

例如前言,主文與結語的背後其實可

以分出以下的八個次結構:

 

而這八個次結構就是期刊論文的主要

架構:

 

例如:

 

研究動機: 相當於申論的前言。

 

研究目的:相當於申論對題目爭點的

               簡單判斷方向釋明。

 

文獻探討:相當於申論前言中對於題目

             所提關鍵字的歷史沿流與原

             理原則介紹。

 

操作型定義: 相當於申論題型中的名詞

            解釋,因為如果不先對基礎的

            專有名詞先作解釋那麼根本沒

            辦法處理專有名詞與專有名詞

            間區別實益的比較與分析。

 

研究方法:

通常是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方法

也是為什麼申論文很重視數據

數字,年代,時間,學者,專

書,訪談方法,統計數據的原因。

 

研究工具:

量化研究有統計分析、變異數分

 析,迴歸分析、民意調查,問卷調

 查,質性研究有田野調查,德懷術、

 逐字稿,專家訪談、文獻分析與探

 討等研究工具。

 

研究設計:

在研究上會設計一個虛無假設

,也就是預設我們想要的研究

結果是不成立的,而要千方百

計證明虛無假設是錯的,才可以

證明我們想要的結果是對的,也因

此在研究的本質上,為了避免預設

立場與預設偏見,我們在研究上往

往不是全力證明我們的方法是對的

,而是窮盡一切證明所有反對的作

法是錯的,才比較不容易陷入預設

的支持偏見中,這也就是所謂的歸

謬論證。在辯論上則是證明反方的

論證為假,那麼我方的論證就是真。

 

這也是為什麼在法科的申論上往往會有支持說

與反對說,或是學說與實務上的爭辯,便是透

過歸謬論證讓閱卷委員覺得考生把這個爭點相

關的論證都研究過了,才有辨法否決掉反方論

證並支持我方的見解。

 

而很多考生就是忽略這點,以為只要寫出支持

我方論證即可,而忽略了同時提出反方論證的

不足與錯誤會更增加我方的說服力。從委員的

角度來看,考生可以力排眾議代表考生對該主

題了解夠深也夠專業,才能寫出歸謬論證。

通常這一段用在申論文中的「轉」

 

起承轉合中的往往是用來說明支持自己

的論證,而則是提出反對與相關論證(相關

論證不一定是反方,但提出相關論證可以讓

委員覺得考生懂很多),然後在的段落以

反合的方式來整理出最適當的結論,例如刑

法中有兩說對題目爭點都有涉及,的時候

就要去比較二說的差異然後採其中一說,而

採其中一說的理由與辨證過程就是要在「轉

的部份做深入剖析。

 

研究架構: 如同申論中的「起承轉合」

 

研究限制:把研究可能遇到限制與漏洞自己先

講出來,例如因為研究時間有限(因為研究生

通常開始做研究一年後就要寫論文參加畢業

口試,總不能研究做三年才做完,或是經費

不足(研究生不可能有太多錢做大型研究),

先把自己的問題先講出來,會讓委員有

一種自首無罪的效果,而且表示研究生知

道研究本來就會有的問題,因此會輕輕放過

研究生的一些疏漏。)在申論上也是如此,

生最好使用哲學上的單稱用語,少用絕對

 一定,全部這種全稱用語,謙虛謹慎一點

,尤其「嚴謹」這兩個字是教授最常掛在

嘴巴的兩個字,申論時這種字眼要常用可

以增加印象分數。

 

研究結果:相當於申論的結論第一段會用的

內容,也就是寫出前三段的分析比較與論

證結論。

 

研究貢獻: 申論文的結論不只要做前言與

主文的綜合性評鑑,也要提出我方結論

所能帶來的好處,可以為社會作出什麼

貢獻,這也是國文作文最後一段往往要

來個正能量喊話與給予正面期許的原因。

 

研究建議: 我們的研究作完後,給後續的研

究者什麼建議,可以避免未來的研究者重

蹈覆轍,在申論裡面,結語段除了寫結論

與貢獻外,給出建設性的建議也很重要,

這是重要的加分項,可以讓委員覺得考生

不只對該爭點有詳細了解,還能提出更進

一步的改善建議,而這種加分項就算寫錯

也沒關係,因為閱卷委員本來並不期待考

生寫出什麼別出心裁的建議,畢竟國考的

考古題都是一些經典沒有爭議的題目,不

過考生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提出讓人有

感的具體改善建議,會讓閱卷委員龍心大

悅。

 

參考文獻: 研究過程中參考的各種研究資

料,學者專書,統計報告等等。

 

 

通常一篇研究小論文都是被發表在期

刊上的小品文,內容約為5到7頁,比

較好的研究所會要求學生發表期刊論

文作為決定可否畢業的門檻與標準,

而關於一門專業科目的最新研究趨勢

與發展,往往也能在該專業當月或當

季的期刊中可以找到,因此對於自學

考生或是平常重點在專攻考古題耽心

被獨門暗器襲擊的考生,就有必要去

針對該考科的期刊作追蹤與瀏覽,往

往該年度新的題型或是借新聞或新修

法來新瓶裝舊酒的考題,就會從期刊

中找到蛛絲馬跡。

 

從出題委員的角度,出題委員往往內

心的困擾就是發現新題目很難出,因

為通常考科的核心重點都在考古題中

,但是如果出考古題一方面會被認為

不認真,一方面可能又考不出考生的

程度,於是大部份新年度考題的出題

模式就會以該年度的新聞事件或新修

法做為檢驗考生是否精熟重點核心觀

念的出題方法,這可以讓其他委員覺

得自己出題沒有亂出,不是複製貼上,

也不是抄襲考古題,也能考到該科目的

核心重點,還能時時追蹤時事以彰顯該

考科專業在時代下日久彌新的應用價值。

 

另一方面如果出太偏冷新難的題目,其

他閱卷委員很難改,也會被認為可能有

圖利自己學生的嫌疑。

 

也因此大家會發現,近年來很多申論

考題都與時事新聞有關,例如政治學這

三年的考題都與美國總統大選有關,或

是國內近年吵得沸沸揚揚的罷免議題有

關,而公共政策則是以新冠肺炎相關防

治政策作為檢驗考生是否熟稔公策核心

重點觀念的試金石。

 

刑法與民法也是常拿最新最受囑目的

社會新聞做為考題,讓考生覺得出題委

員很上道,都有跟上時事而不落伍。

 

這種題目通常能被其他閱卷委員所接受

,一是好改,因為新瓶裝舊酒的題目不

會被認為不認真出題,而且只要依考古

題核心重點給分的慣例來改就好,也比

較會有給分的共同標準。

 

另一方面,新瓶裝舊酒往往可以與時併

進,同時與最新修法可以互相呼應,也

確實可以考驗考生是否有關心時事且更

新自已的觀念,也因此考生以時事新聞

作為檢驗每一考科今年度新出題目的猜

題依據,往往就能比其他考生更能抓到

今年考題的方向與考題趨勢。

 

而時事新聞很多,期刊有季刊與月刊,

往往就把新年度的重點相關新聞都含

概在內,也因此為什麼專業期刊是抓

可能出題題目與題型的最佳來源。

 

目前國家考試的閱卷委員通常都是大

學專科教授,手下也都會帶研究生,

如果考生可以寫出讓這些教授覺得有

研究水準的申論論文,當然分數就願

意給得漂亮了。

 

而且以往研究所考試與國家考試的題

型比較起來,研究所考試的題目比較

偏學術化與理論化,而國考則偏實務

與應用,例如研究所考試的行政法可

能會出行政公法近年來的發展趨勢,

是比較大方向性系統性的,找的是

對這個領域有學術熱情想要鑽研更

深入的學生,但國考要找的可以立即

派得上用場的公務員,可以處理與民

眾有關的法律與行政實務,因此國考

行政法近十年來都是出與民眾切身相關的

實例題居多,便是這個道理,畢竟國

考背後的核心宗旨要招的是基層公務員

,是要做事的,不是讓員工出主意並對

長官的政策指手畫腳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研究所的題目是

給有熱情往更專業的學術理論的人考的

,而國考的題目比較像職前訓練手冊與

實務執行規章,希望錄取的人考上之後

最好能立即上手,免得機關還要再特別

花時間做職前訓練。

 

不過近年來國考題目有慢慢往研究所題

目靠攏的現像,可能的原因是時事新聞

與法律更新速度變快,導致可以出題的

時事題變多,於是相對的也就讓研究最

新趨勢的研究型題型有被派上用場的機

率,另外大學教授指導研究生愈多愈久

,就可能會覺得一般國考生也應該俱備

基本的研究素養與寫研究論文的能力

就算一開始閱卷委員沒有特別重視研究

能力的心證,但當發現部份國考生的申

論用語愈來愈專業化學術化與研究化,

也會自然而然的給這些考生更好的印象

分數,久而久之,國考型的題目與研究

所型的題目也就愈來愈像了。

 

也因此近年來國考題目也愈來愈多有關

研究方法論的題型。

 

綜上所述,同學們適時的了解小論文也

就是期刊論文的寫法與架構,將有助於

國考申論時作出有系統邏輯的演繹,另

一方面沒事多看該考科專業期刊有比較

大的機率抓到該年度與時事配合的新考

題考點,同時也讓閱卷委員感受到你的

研究素養與專業關鍵字敘述能力,可謂

一舉多得也。

 

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照拙著:

《國考高分申論寫作》讓同學不只知其然,

同時也知其所以然。滿滿乾貨,閱之有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1176

getImage.jpg

 

 

arrow
arrow

    口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