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速讀.jpg

這幾年許多有許多應屆準備就上榜
的考生。

而且不是本科畢業,且在學時也
不是學霸。

 

在一個平均全職準備三年才能考上
的高普考試,為什麼一個第一次應
考就能在半年至一年間的準備就上
榜,就會不禁讓人好奇背後的原因
是什麼?


統計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常態分佈,
如一百個人裡面,最前面一成的人
是天才,最後面一成的人是白痴,
而平凡人則佔中間的八成,某種程
度也是一種八十二十法則的呈現。


而通常天才或超級學霸很早就確定
自己要做什麼或是早就在自己擅長
的領域發揮,大部份並不會來考國
考,也因此考生同學們千萬不要妄
自菲薄,以為別人都很厲害,實際
上別人也很怕我們。

而就個人長期的觀察,除了學霸或
天才有一種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的
超級學習與記憶能力以外,大部份
的考生都有短期記憶的限制問題。


例如醫生或頂級的程式設計師或數
學家往往俱備系統化的長期記憶能
力,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了解整個專
業系統的邏輯讓他們容易記憶,一
方面他們的記憶體品質似乎也比較
好,就算短期的注意力也能讓他們
保有長期記憶的效果。


為什麼一般人會覺得微積分困難,
正是因為一般人在計算這些題目時
,每次微分或積分時,都要一字不
漏的將所有運算子配合運算元重新
演算過一次,而且一題微積分往往
要重覆將所有的資料運算好幾次,
如果記憶力不夠好,沒有足夠的記
憶體緩衝區,那麼在計算過程中往
往其中一兩個參數會忘記與漏掉而
沒有計算,自然就會總是算錯。


筆者在大學期間計算微積分時也一
直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同學
可以算這麼複雜的方程式可以算的
又快又準,好像他們天生就擅長一
樣。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程式設計,高明
的程式設計師發現程式出問題需要除
錯時,往往可以記得連續五到六頁的
程式碼內容,一出問題馬上就知道可
能是哪一頁面出問題,而記憶力差的
人寫程式會覺得特別難,因為超過五
個頁面的程式碼連自已都忘記寫過什
麼,自然除錯時就七零八落。


而為什麼有的人好像天生可以一次記
一長串的資料,有的人卻可能一次記
超過七筆貢料就忘記,一方面是記憶
方法的問題,一方面則是記憶習慣的
問題。


一個醫師如果長期執業,會很自然的
養成擅長長期記憶的記憶習慣與模式
,因為他知道要將一個人的病治好,
有一段相當長且多的程序,而且過程
中需要的藥物與應變流程都不同。

而一個粗工主要做的事都很單純只花
力氣不用腦袋,久而久之大腦用進廢
退的效應一出現,自然就會出現體力
大躍進但腦力退化的情形。


而大部份的考生因為很難短期間養成
長期記憶的習慣,因此要面對重點資
料將近一萬筆以上的國家考試,當然
會覺得吃力。


而大量快速的閱讀在某方面可以處理
這個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許多上榜考生的
上榜經驗談中表示,「我只是把國考常
被推薦的經典聖經版教科書與考用書
每一科都看了七遍以上就考上了。」


當然可能這種方法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但大量快速閱讀的準備方法有著以
下的優勢,也因此才會總是有相當比
例的人靠這種方式上榜。


例如前健保局總經理葉金川,在當兵
時為了請公假休息而去報名公職考試
,他在坐火車從北往南的一天行程中
,把教科書翻了一遍就考上了。

當然他本來就是台大畢業頭腦與實力
就不錯,但是可以如此短期的準備就
上榜,似乎也證明了大腦可以快速適
應與短期大量記憶的能力。


大量快速閱讀有著以下的要求:


一、一天至少讀三科,一科至少讀一百
     頁,然後而且性質要不同,例
      如法科,數科與文科交叉閱讀。

二、看不懂也沒關係,就是抱著一種好
    奇想認識真相的心情來大量快速閱
    讀就好,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一直保
    有問題意識,去思考這內容為什麼
    我看不懂,看不懂背後的玄機是什
    麼,一次只看懂一點就好,不要求
    一次馬上全部看懂,也不要有一種
    前面看得懂後面才看得懂的自我設
    限。


三、不要鑽牛角尖,不要在難題上糾纏
    太久,只要有印象有概念,然後大
    致上知道內容可能是什麼就好了,
    此時最重要的問題意識是大膽假設
    ,也就是去主動猜測與判斷可能的
    解法,也就是說,不管是否知道來
    龍去脈,都要先給出一個決斷與主
    見,心裡先設定一個解題的思路與
    答案,就算錯誤也沒關係,因為自
    己也知道目前還不是真的了解。


以上三個流程看起來很簡單,但背後可
以因此而發揮的大腦運作原理卻是複雜
而有效的。

因為


一天讀三科,一科一百頁,看一頁的時
間不超過一分鐘,也就是三百分鐘看三
百頁,也就是五個小時的時間,其實一
天能看五小時是非常可觀也不容易的,
能集中注意力每天準備考試五小時以上
,基本上就保證了一定的準備密度。

而讀完一科的一百頁後要切換左右腦,
例如文科讀完讀理科,理科讀完讀法
科,左腦在運作時右腦休息,右腦運作
時左腦休息,會有大腦健身且鍛練大腦
肌肉的效果。


而每天讀一百頁的量可以讓大腦對該專
業領域有宏觀掃瞄的效應,就像偵察機
先對戰塲做了大範圍的掃瞄,陸軍得到
情報後就可以立即自動規劃出作戰策略


大腦也是一樣,在關鍵節點給予刺激
,其他的事情,它會自已來,也因此
為什麼學習與複習最好都要少量多餐
,而且學習完後睡覺,睡醒後忽然發
現自己懂了,就是因為大腦有一種受
到刺激與指令後,會在潛意識中自動
作資料重整與演算的功能。

而大量且抱著好奇心的掃瞄書籍,在
閱讀的過程中也不斷問問題的這種準
備方法,就是不斷的給大腦剌激與指
令,可以讓大腦自動的為主人幹活做
事,還是在主人不知情的無意識間完
成。


而不要求一次看懂有個好處,那就是
大腦比較不會有偏執,每次看都會做
好下次看答案可能不一樣的彈性保留
空間,就像是遺忘也是重要的學習功
能一樣,如果讀第一次就永遠忘不掉
,那麼錯誤的資料會一直記住,就沒
有成長進步與修正的可能,而少量多
餐且快速的閱讀,可以讓大腦一直做
彈性的觀點轉換,這就促成了智商的
進步與多元解決方案的擴張。


另外其實準備國考也很像是在收集拼
圖,我們往往要拼到最後一片拼圖時
才知道整個畫面要表達什麼意思
,同
樣的每一科往往要全部看完才知道該
科的核心精神,而國考每一考問的各
考科也有這種互相搭配互相補充的特
性,為什麼一般行政中政治學、行政
法,行政學、刑法、民法、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要搭在一起考,正是因為
這些科目背後有一些共同的原理原則
在貫串著這些表面看起來沒什麼關係
的科目。

大量快速閱讀的優勢就是可以快速
宏觀的看出每一科目彼此的相關性與
重點分佈位置。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那就
大量快速的閱讀,可以讓一名考生
對自己有信心,因為知道自己每天的
進度都有在超前,而且還很快,當別
人可能三個月才把所有教科書看完一
遍,我們已經複習五六遍了,而快速
複習其實可以相當性的省略背誦與練
習筆記的時間。


而這就是空軍與陸軍策略最大的不同
,空軍策略同時能做到大範圍掃瞄與
小範圍密集轟炸的效果,如果搭配先
看考古題再回來看書的抓重點突破策
略,更是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完整抓住
八十二十法則的應考精髓。


也因為複習的進度快,又相對的增進
了對重點的精熟程度與記憶程度,形
同加速了生理記憶的速率,準備的過
程中會很放心,因為平均十五天就把
整個國考重點範圍就看過一輪,對自
己的信心與考上的把握感會更踏實,
否則一頁一頁慢慢看會愈看愈焦慮,
因為考生會很害怕自己看完最後一頁
時,前面的東西都忘記了。


而大量快速閱讀的索略從資料結構與
演算法的角度來看也是比較科學且合
理有效的,計算機概論的資料結構中
有所謂的最短路徑,最快路徑與最佳
解演算法,而不同的演算法中往往最
有效的不是從頭算到尾的暴力解演算
法,而是先從中間採樣或是先隨機抽
樣的猜測解,當我們對一件事什麼都
搞不清楚的時候,對資料做最大範圍
的隨機抽樣往往最能找到分散於各處
的重要拼圖,而如果一開始就以為拼
圖一定要從某一角開始拼的預設,往
往拼到一半還抓不到整個畫面的本質。

所以各位同學,如果準備考試準備到
煩,練習題目與寫筆記寫到手酸,那
麼抱著一種探索知識的好奇心而不只
是為考試而考試的問題意識來快速大
量的閱讀,往往會有一日千里突飛猛
進的效果,而且讓自己更有信心,最
大程度的刺激大腦自己解題的能力,
而且最後會發現,一開始看不懂的東
西,只要多看幾次且每次看都間隔至
少一段睡眠的時間,就會很自然的發
現「疑,怎麼愈來愈看得懂且邏輯整
個貫串起來了」

且靠自己大量快速閱讀且有主見的
選擇解題方案,可以省略掉許多問別
人而且別人還表達不清楚或自己也不
習慣的副作用。


而這招徹底的實行可能還是會有一些
超級難題是不會的,但通常這種超級
難題別人也不會,國考也不適合花太
多時間在超級難題的解題上,因為考
生要從五十分進步到八十分很容易,
八十進步到九十很困難,而且閱卷委
員對這個超級難題往往還會有自己獨
特的給分見解,投資報酬率太低的題
目,一開始就放棄而抓大放小,才是
最聰明最省力的考生策略。

    


 

arrow
arrow

    口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