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8e66f2b174815b6a423cea162b4f513.jpg

近日德高望重的星雲法師圓寂,全國

不分藍綠政要與民眾皆前往佛光山吊

唁。

 

儘管有些人質疑星雲法師是政治和尚

,但觀諸其一生中對政治的表態,皆

有其歷史與文化背景,表態的方式也

儘量走中道不偏激,雖然說偏國民黨

的發言較多,但支持民進黨候選人的

言論也不少,從這個角度看起來,他

其實比較是希望藍綠都不得罪,而是

讓佛法儘量不因為政治而降低了傳播

的效應,也算是用心良苦。

 

畢竟政治是眾人之事,完全不表態可

以讓人有清高不俗的感受,但也會因

此喪失影響更多人的機會,這對於一

個宗教家與教育家而言,確實是一種

兩難。

 

星雲法師買下高雄佛光山第一筆土地

的錢是由他的稿費來的,他當時寫下

玉琳國師這本書,然後由電視台買下

做為劇本「再世情緣」的基礎,該劇

收視率在當時也很高,此外他的「佛

陀十大弟子傳」也極受歡迎,在海內

外不斷再版,讓他的收入也因此暴增

,而他也才能有錢繼續將佛光山建設

得更好。

 

其實星雲法師的文筆風格非常適合作

為申論寫作的藍本,因為他擅長排比

,例如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

事。」就是分別以三段同字數的簡單好

記口訣來讓大眾容易理解與記憶。

 

而其人生的信念: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也為大眾所津津樂道

 

此外在文章的佈置上,他把排比

與對仗的技巧也融入在分段的技

巧上:

 

例如:文章的第一段與第二段都以「

我一生」,做為開頭,隨後的文章佈置

,也幾乎完全是排比且對仗的駢體文式

風格,每一句話幾乎都是一句成語,這

種技巧用在國文作文寫作與一般的社科

申論上


往往會得到閱卷委員很好的印象。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

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因為集體創作

,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

結果自然隨緣。許多人以為我善於管

理,事實上我只是懂得「無為而治」

。感謝大家互助合作,除了戒律與法

制之外,我們都沒有權力去管理別人

。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

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總

想,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自在,

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

有的人生。

 

我一生,服膺於「給」的哲學,總是給

人讚歎、給人滿願;我立下佛光人工作

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因為我深知結緣的重要,

心裡只想到處結緣、到處散播佛法種子

。我立志興辦各種教育,因為從小我沒

有進過正規的學校讀書,明白教育才能

提升自我,改變氣質。我也發心著書立

說,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

長,我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世

間。

 

此外我們觀察民法權威王澤鑑教授的著作

,或是其他教授所寫的國考聖經版著作,

都會發現同樣的情況,也就是很會下簡短

有力且排比工整的大中小標,而且下標的

字數且內容詞類都一定排比且對仗,就像

對聯一樣,這種寫法會給讀者一種精心設計

的感覺,無形中更增加內容的權威性,於

是如果考生在寫國考作文時忽然想不起跟

作文標題相關的名人名言,其實可以當場

自我創作名言,只要遵守排比與對仗的春聯

風格即可,然後再借一個常常講心靈雞湯式

發言的廢話大師的名字,例如馬克吐溫,叔

本華,愛因斯坦為名義,閱卷委員應該也

很難查證到底這話是不是當事人講的。

 

而這種招式當然是險招,可能會出現反作

用,但對於一個己經完全不知道要寫什麼

的考生,這樣做還是效益比較高的。

 

另外,筆者這裡還要告訴大家一個世界上

非常重要的秘密,也是哲學家康德發現的

大秘密。

 

那就是所謂的「二律背反」

 

簡單來說就是,世界上的各種人事物現像

,從主觀的角度來看,都是可以做兩面解

讀的。

 

例如有人說星雲法師是政治和尚,星雲

法師當然也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但他

就會解讀成自己是有影響力的,所以才

會被叫政治和尚,而有人批評他為什麼

那麼有錢,把佛光山蓋得富麗堂皇,他

則認為如果不把佛教道場蓋得莊嚴

,而是以前那種安貧樂道的風格,那

麼會給人一種沒有希望,消極且無法引

起年輕人響往。

 

也因此他突破很多佛教以往的保守傳統

,例如提倡體育健全修行人的身心健康,

採取民主選舉的住持接班制度,掌權的

人不管錢,管錢的人不掌權,就連星雲

法師自己要用錢,也要跟管錢的人申請

,也因此柯文哲才會說星雲的成就在於

建立制度讓制度自己運作良好。

 

因為做為一個宗教慈善團體,從公共政

策教科書中就提到,做得太多會被攻擊

說排擠其他公益團體的捐款,做得太少

會被說只圖自己私利都沒有在為公眾捐

款做服務,而一個團體人多了一定會良

莠不齊,於是少數個案的不良行徑

就會被渲染成整個團體都這樣,例如慈

濟近年被批評的案例:如回收搶了拾荒老

人的飯碗,大家都捐給慈濟讓其他單位拿

不到錢等等,但大家如果仔細一想,這都

是一體兩面,做資源回收要有效果當然是

規模化,而規模化勢必造成少數弱勢群體

的劣勢。

 

這也是政治學中為何左派與右派的意識型態

永遠爭鬥不完且沒有什麼結論的原因,因為

這些事件的本質都是見仁見智。

 

而其實申論的本質很多人不曉得,以為一

定要寫出支持某方見解的結論才叫寫申論

,閱卷委員想要看的是思辨的過程而不只

是結論是什麼,也因此左右派正反面的見

解我們都要分析給閱卷委員看,此時沒有

寫結論也不一定會扣分,因為委員知道考

生都懂,所以可以寫出各種甲說乙說丙說

,理論說實務說與主流說等等。

 

星雲法師的文章風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

特色,那就是不管前面的段落有沒有負面

的指涉,最後的結論一定是正面正向的,

正如其信念,給人方面,給人希望,因

為老實說我們的人生一定都充斥各種正

面負面和平戰爭鴿派鴈派的觀點,而如

果從客觀邏輯實證的科學角度,根本很

難說這個世界是友善光明美好

的世界,我們還是看到很多壞人過得超爽,

很多好人運氣不好且過著悲慘的日子。

 

於是客觀的證據可能會讓我們覺得當個

有信念有原則的好人好像也沒有比較好,

還不如自私自利。

 

但是換個角度來想,這個世界看起來二律

背反,任何事都能兩面解讀的實際情況其

實也代表這是一個可以讓人自己創造美

好世界的場域,因為我們要當一個好人

不是因為做了有好報,而是內在的聲音

告訴我們要活得有尊嚴,要心安理得,

而當好人也不代表就可以不守交通規則

,總不能不守交通規則會不會開車

然後出事了就說為什麼上天沒有保佑

好人吧?

 

也因此,好與善美的觀念是建構在內

心的信念上的,這世上好的感受其實

也是很主觀很屬己的,因此一個什麼

都沒有的人卻堅持整個世界都為他所

享有,其實也並沒有邏輯上的謬誤,

也符合主觀上的現狀,我們每個人常

常被自己認為的擁有與享有所迷惑,

於是賺了錢卻賺不到真正的快樂與

內心喜悅。

 

就客觀的角度,現代的每個人的生活水

準與享受,遠勝於以前的王公貴族,以前

皇帝巡視坐馬車還會坐到屁股痛,然後不

巡視還會被說偷懶,不努力做事會被以此

為理由推翻或暗殺,但現代人每個人都能

坐火車坐高鐵坐電梯,晚上還有空調,還

能隨時吃到冰涼的水果,不用像古代皇帝

還要先蓋個地下室冷藏。

 

但為什麼我們現代人還是大部份覺得不幸福

呢? 就是因為比較嘛?別人有的我沒有,

我就會覺得不快樂。

 

星雲法師的許多文章例如「以空為有

,真空妙有」「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又

好像什麼都有。」就點出了這個人生

實相。那就是我們到底該不該覺得幸福

,快不快樂的標準絕對不能讓所謂的客

觀標準來定義,而是要自己來決定才對

,而這種自我決定可以產生的力量有多

強,就決定於修行的境界與程度。

 

也因此,很多透過禪定而成就的修行人,

往心想事成的情況比一般人更普遍,似

透過禪定將心念與意志統一後,有一種

能修改「世界伺服器命運規劃局」原始碼

的感覺。

 

而科學調查也證實,當收入超過年薪台幣

約150萬時,主觀上幸福的程度就不會

更高了,只會愈來愈低,因為從此以後遇

到的,都是金錢無法解決的煩惱。

筆者認識很多有錢人都有憂鬱症,他們有的

還宣稱只要治好憂鬱症,花再多的錢都沒關

係,就算變回貧窮也沒關係。

 

對於一個癌症末期病患而言,應該寧願治

好病也不會覺得有錢比較好吧?

 

也因此,正如尼采講的,

「我們要永遠尊敬這個看似一事無成的

自己。」

 

這對考生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看不起自己

,而有一定會考上的自信才會創造出自證預

言效,產生一種會創造出行動力與結果的

平行宇宙

 

而這也是為何佛經很強調「發願」的重要,

為有大願力就相當於有了實現後的平行宇

宙在未來呼應現在。也會加快實現美好世界

的進程。

 

因為我們還擁有這個身體,擁有一個可

以模擬宇宙,多達數百億神經元的大腦

,而只要身心健康,其實有沒有錢根本

差別不大,還可以因為沒錢而有了更多

向上賺錢的動機與目標。

 

也因此,申論的結論我們要給閱卷委員

一種有希望有理想的期許感,可以給建

言也可以給批評,但不要結論是負面的,

因為如果我們不對這個世界有正面的期

許,那我們寫這篇申論是給誰看的呢?

因為如果當事人都不相信這個世界與這

個制度本身,那又何必寫文章寫申論咧

,反正當事人都預期閱卷委員也不會看

或不會採納了…

 

也因此,寫完正反意見之後,我們最後的

結論還是要給一個正面有希望的建議與期

許,這樣也會給閱卷委員一種功德圓滿的

感覺。

 

而這其實也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客觀

的世界到最後一定是見仁見智苦樂或正邪

參半,靠的是我們的主觀意志與信念,把

不圓滿的世界解讀成圓滿的。

 

因為如果世界一切都圓滿了,那要人類努力

奮鬥何用?

 

而人類如果不努力奮鬥不去創造真善美,讓世

界母體也能感受真善美,那麼對世界母體而言,

可能就會認定這個人是一種自己身上的癌細胞

唷…然後也就啟動…資源回收機制了…

 

這也是為什麼,還是當個對世界與群體有幫助

的好人,最終結果會比較好的理論基礎之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口訣大師 的頭像
    口訣大師

    《口訣王--考試機器 》 (成為考試機器,邁向光輝人生)

    口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