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考達人賴世昌.jpg

對於常常參加國考的考生應該多多少少會聽過這個名字,也就是國考達人「賴世昌」

他可以說是一名國考鬼才,通過國家考試共11次,其中三次為高考,五次為普考,

另外三次則是特考,我覺得考生看到他的經歷應該要對自己更有信心,因為這代表

考試有一定考取的方法,只要掌握到重點原則,隨著時間的累積與考試內容的精熟

,考上是遲早的事。

 

根據書中所述,賴世昌本來也認為自己不是讀書考試的料,後來因緣際會之下發現

口訣是幫助記憶的好東西,也就是他看到國中歷史書提到八國聯軍的那一句口訣:「

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俄德法美日奧義英」,因此觸使他開始針對國家考試針對

記憶的考科,編輯各科的口訣,讓他在日後面對大小各種考試,出奇致勝,所向披麾。

 

他對高普考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致如下:

一、口訣對記憶有很大的輔助效果

二、法科考試重視體例,例如三段論的大前提、小結論還有涵攝,而民法考試

    則重點核心在於請求權的提出與根據,我覺得這一點的觀察非常關鍵,因

    為搞清楚閱卷委員的關心重點,寫出來的答案才不會歪掉,從請求權這個

    角度來看整本民法,你會發現理解的角度與關切的重點都不一樣了,我記得

    我一開始讀民法時也搞不懂到底考試的重點在哪,好像什麼都很重要什麼都

    該讀,直到準備考試到第二年左右,才知道有的部份很重要該讀,有的部份

    根本就是看過就好,應該要依80/20法則,把心力的重點放在重要會考的部

    份才對。

三、申論題的作答是有公式的,例如以行政程序法九十二條行政處分的定義為例

    ,這一條是行政法最重要的核心條王,幾乎所有行政法的重點觀念都是從行

    政處分所輻射出來的,而賴世昌提出了一個檢核公式,幫助考生去了解到底

    怎麼分析出考試會考的重點,例如: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

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這個法條就可以歸納出七個重點

分別是①公法②具體事件③公權力措施④對外⑤直接⑥發生法律效果

⑦單方行政行為

而相對的,七個重點衍伸出來的重點就會是

①公法相對於私法,例如行政法與民法的比較有何不同就會是考點

②具體事件相對於抽象事件,例如針對具體事件來對民眾裁罰與針對抽象觀念來進行

   行政指導就大不相同

③公權力措施相對於私權力措施,而公權力措施會涉及到是機關名義還是行政助手的

   問題,大家會發現,這些都是重要考點

④對外相對於對內,對外的法律效果稱之為法律或條例,對內則是行政規則,這個分

   野也是重要考點。

⑤直接相對於間接,而直接處分是行政處分的話,間接就比較屬於行政指導等宣傳性

    質,通常間接比較沒有法律效果,因為沒有當下直接的法律明確性。

⑥發生法律效果與未發生法律效果,例如行政處分相對於行政指導

⑦單方行政行為相對於雙方行政行為,例如行政處分相對於行政契約

其實這些公式與版主常常強調的萬用公式很像,例如人事時地物金錢

,一般來說,只要法條裡面有數字或金錢的,都是重要會考的重點。

 

四、行政學是大雜繪,很重視記憶

      這點與我的觀察很像,以前曾經問過補習班老師,就是行政學包山包海到底要怎

  麼準備,這位補習班老師是權威,但我覺得他給了我錯誤的回答,他說行政學很深

  至少要準備一年才會讀的好,但我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因為行政學雖然多

  但每一章節其實沒有連貫性,如果是經濟學,個經的基本供需觀念讀不好,總經也

   不可能看得懂,但行政學其實根本沒有這種問題,這也是我認為每個考生最好有自

   己獨立思考判斷能力,才不會被錯誤的指導,反而讓自己「不敢」考上,或是因此

    對自己沒信心。

 

五、賴世昌認為考上有數個重要的原則,分別是實力佔五成,看對書與方向佔二成五,書

      寫能力佔一成五,最後一成則是運氣,這點與國考狀元張安箴的觀點也很像,那就是

      運氣雖然重要但基本上佔的比例不大,所以如果你讀的夠認真方向也對,老天是不會

      辜負你的。

 

六、賴世昌本人的作文能力其實算強,而且他的文字很工整,字也寫的很漂亮,這一點其實

       佔了不少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表面效度,一個會寫文章的人,就算題目看不懂,答案不

       會寫,也能唬爛出一篇看起來言之成理的文章,因此他能考上那麼多次國考,這一點可

       能是他的獨門絕技,而寫作是一種需要長期投入的默會知識,因此考生除了知道怎麼讀

       進去以外,針對怎麼寫出來有必要花一番心血去強化。不過其實我發現申論題的作文基

      本如果套口訣與關鍵字都有一定的公式,比憑空寫出一篇感人作文容易多了。

 

七、賴世昌也有去研究出題委員的心理,他認為申論題裡面有二題是一般容易的考古題

       一題是中等難度,一題則是有鑑別度而比較困難的題型,因此針對申論題的這種特

       性相對要發展的策略就是基本分與中等難度的題目分數一定要拿到,然後最難的那

       題就要靠平日多了解相關新聞還有研讀該考科的期刊與最新法規資料庫

        。而由此衍伸出來的問題就是,到底是一本書主義還是多本書主義呢?

 

 八、賴世昌本人是支持多本書主義的,因為他覺得一本書主義可能讀的東西會不夠

       不過大家如果有做功課應該會發現,大部份有考上的考生都是一本書主義比較多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意見我覺得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高普考某種程度來說只能算是

       難度中等的考試,真正難的是司法官與律師考試,而難度中等的題目就會出現改

       分標準會不穩定嚴謹且主觀的現像,說的比較直接一點,考生如果只看一本書看

       得很精,會比看多本書看得很雜的人容易考上,因為題型與題目的困難度屬中等

       因此考古題看得非常熟其實上榜機率會大於什麼都看但不是很精熟的考生,這也

       是我覺得為什麼高普考試其實抓對方向,準備半年也可以考上的原因。

 

九、一本書主義與多本書主義其實是可以折衷的,如果是第一年的考生我建議採取一本

       書主義,這是下駟對上駟的策略,因為第一年的考生的對手除了與自己一樣是新手

       外,還有考了好幾年的老手,比廣度是不可能勝過老手的,但針對考古題重點準備

       且依80/20法則來抓最重要百分之八十的內容來讀,反而有可能考過老手,老手讀

       書讀太久有時會彈性疲乏,而且會記了又忘再記再忘,而新手因為是第一次讀,反

       而印象深刻也不會有記憶順向抑制與逆向抑制的問題。

 

十、賴世昌認為選擇題其實也跟申論題一樣,有簡單中等與困難的題型分佈,而且他認為選

       擇題比申論題的考試其實範圍更廣更難準備,我也是有同樣的看法,因此三等考試其實

       比四等好考,而四等又比五等好考,許多考生被三等眾多的考科嚇到,因此直覺的認為

       四等與五等選擇題多比較好準備,但實際上依上榜或重榜考生的大多數經驗,反而是高

       考的成績常常好過於普考與初等考的成績。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賴世昌還有一點我覺得很帥,那就是一旦他公職生涯遇到長官

機車故意刁難他時,他就有能力考到其他更好的地方去,我覺得我的讀者也要有這種

覺悟,千萬不要以為考上就是終點了,公職生涯狗屁倒灶的事還有很多,隨時做好準

備再考走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也因此大家不要有一種心態,認為考上之後就不用再讀

書了,而是要發自內心的喜歡你現在所讀的各種考科,因為永遠保持隨時可以考走的

實力,才是你公職生涯一路順風的保證喲。

 

 

 

   

 

 

 

 
arrow
arrow

    口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